• 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

华日激光Poplar纳秒激光器:破解氮化硅陶瓷高效精密加工难题,磨削力直降24%!

作者:Huaray 更新时间:2025-06-19 点击数:

氮化硅陶瓷因高硬度、耐磨性强,被誉为航空航天与电子工业的“超级材料”,但其脆性大、加工效率低、表面易损伤的痛点长期困扰制造业。如今,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华日激光,通过激光诱导微沟槽辅助磨削技术,实现磨削效率提升300%、表面粗糙度改善16%的突破性进展!其核心装备正是华日明星产品——Poplar纳秒激光器。  

image.png

 一、技术突破:激光辅助磨削如何改写加工规则?  

研究团队采用 华日Poplar 355nm纳秒激光器,在氮化硅陶瓷表面精准加工环形、棋盘、圆弧三种微沟槽图案(槽宽74.7μm,深157.1μm),并对比磨削效果:  

- 磨削力锐减:环形沟槽工件在40μm深度下的磨削力,仅相当于传统10μm深度的磨削力,法向力最大降幅达28.2%!  

image.png

- 表面质量飞跃:激光辅助后表面粗糙度(Ra)平均降低16.09%,环形图案工件Ra低至0.876μm(传统加工为1.044μm),电镜显示表面无裂纹缺陷。  

- 效率提升300%:相同磨削力下,加工深度从10μm提升至40μm,单次材料去除量翻4倍!  

> 关键结论:环形微沟槽凭借最大烧蚀面积(37.76mm²)和最优力传递方向,成为降低比磨削能(最低4.78×10⁴ J/mm³)、提升表面精度的最佳方案。  


二、华日Poplar激光器:精密微加工的“核心引擎”

Poplar2中功率纳秒紫外激光器.png

| 波长              | 355nm紫外         | 高吸收率,适合陶瓷非金属精密加工 |  

| 单脉冲能量        | >125μJ@40kHz     | 确保沟槽深度一致性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 

| 脉冲宽度         | 16±2 ns           | 热影响区极小,避免基材损伤       |  

| 功率稳定性        | ≤3% RMS           | 保障微沟槽形貌均匀               |  

| 重复频率          | 20-200kHz可调     | 适配不同扫描速度需求             |  


设备硬实力:  

- 精准控温:22℃恒温系统确保长时间加工稳定性;  

- 三维灵活调控:Z轴自动对焦,XY平台精密定位,实现复杂图案设计;  

- 工业级可靠性:>5W@50kHz输出,满足连续生产需求。


三、应用前景:从实验室到工业产线  

该技术已成功验证于氮化硅陶瓷,未来可拓展至:  

✅ 航空航天:涡轮叶片陶瓷热障涂层高效加工  

✅ 半导体:碳化硅基板、陶瓷封装件精密刻蚀  

✅ 医疗器械:人工关节陶瓷部件无损伤磨削




Tag: Poplar 纳秒激光器 氮化硅陶瓷加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