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GV(Through Glass Via,玻璃通孔)技术是一种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垂直导电通孔的先进封装技术,主要用于高密度集成、高频应用和三维封装等领域。以下是关于TGV技术的详细介绍:
1. TGV技术的基本概念
TGV通过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贯穿的金属化通孔,实现上下层电路的垂直互连。与传统的TSV(Through Silicon Via,硅通孔)技术相比,TGV利用玻璃材料的特性(如高频性能好、绝缘性高、成本低等),在特定应用中更具优势。
2. TGV的技术特点
- 高频性能优异:玻璃的介电损耗低(如硼硅酸盐玻璃的Dk≈5,Df≈0.004),适合毫米波、太赫兹等高频场景(如5G/6G、雷达)。
- 热稳定性高:玻璃的CTE(热膨胀系数)可调整,与芯片材料匹配,减少热应力。
- 工艺兼容性好:可通过半导体工艺(光刻、蚀刻、电镀等)实现高精度加工。
- 低成本潜力:玻璃基板价格低于硅基板,且适合大面积面板级制造(Panel-Level Packaging)。
3. TGV的关键工艺步骤
1. 玻璃基板选择:常用无碱玻璃(如Corning Eagle XG)、硼硅酸盐玻璃等。
2. 通孔形成:
- 激光钻孔:紫外/飞秒激光烧蚀,精度高但成本高。
- 化学蚀刻:通过掩膜和HF酸溶液蚀刻,适合批量生产。
- 干法刻蚀:等离子体刻蚀(如SF6/O2气体),需优化选择比。
3. 金属化:
- 种子层沉积:溅射Ti/Cu或Cr/Cu等粘附层。
- 电镀填充:铜电镀为主,需解决玻璃表面金属附着性问题。
4. 平坦化:CMP(化学机械抛光)去除多余金属。
4. TGV vs. TSV vs. PCB通孔
| 特性 | TGV | TSV | PCB通孔 |
|-|--|--||
| 基板材料 | 玻璃 | 硅 | 环氧树脂/FR4 |
| 介电损耗 | 极低(0.004) | 中(硅的Df≈0.01) | 高(FR4的Df≈0.02) |
| 热稳定性 | 高(CTE可调) | 受硅限制 | 较低 |
| 最小孔径 | 1-10 μm | 1-5 μm | 50-100 μm |
| 成本 | 中(面板级潜力) | 高(硅工艺复杂) | 低 |
5. TGV的应用场景
- 射频/毫米波器件:天线封装(AiP)、滤波器、功放(如28GHz以上5G模块)。
- 三维集成:与TSV结合实现异质集成(如CPU+光器件)。
- MEMS封装:玻璃晶圆级封装(如惯性传感器、微镜阵列)。
- 显示技术:Micro LED巨量转移的互连基板。
- 生物芯片:透明玻璃通孔用于光学检测。
6. 技术挑战
- 通孔金属化可靠性:玻璃与金属的粘附性需优化(如采用TaN/Ti等过渡层)。
- 薄玻璃处理:厚度<100 μm时易碎裂,需载体临时键合。
- 成本控制:激光钻孔效率低,化学蚀刻的均匀性需提升。
7. 研究与发展趋势
- 新型玻璃材料:开发低熔点玻璃(<500°C)以兼容低温工艺。
- 混合集成:TGV与硅中介层(Interposer)结合,提升系统性能。
- 绿色制造:减少HF蚀刻的环保问题(如干法刻蚀替代)。
总结
TGV技术凭借玻璃的独特性能,在高频、高密度封装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,未来可能成为6G通信、高性能计算和先进传感器中的关键技术。随着工艺成熟和成本下降,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。